從歷史古鏡中照鑒現實——讀楊振輝《智慧古鏡》
甲辰龍年首周,蝸居斗室,細讀師友楊振輝的《智慧古鏡》一書。當下以史為鑒的書多矣,而振輝這本書卻有許多見長之處——取材極寬,涉獵極廣,非多年積累厚積薄發,必不能夠;著者慧眼識珠,藝高膽大,成此著述,絕非一時之興、一刻之功??梢哉f,《智慧古鏡》憑一顆誠心評述天下興亡、是非得失,乃著者人生觀使然。以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胸襟,視家與國為一體,以國運為己任,這便是當今文人的責任與擔當。 讀史猶如喝茶,需要潛心品味。 文章長好還是短好,歷來莫衷一是。依筆者之見,只要有思想內涵,能夠表達最真之情、闡發最真之理的都是好文章。而在當下,人們忙于生計,勤于奔波,自由支配時間少之又少,則更多喜歡欣賞那些短小精悍、內涵豐富,如品佳肴、如嚼橄欖的佳作。振輝友寫過許多長文,頗獲好評。如今他的《智慧古鏡》新作,則另辟蹊徑,特意推出系列短文,亦見他寫作上的返璞歸真、遵循大道至簡的價值取向。 《智慧古鏡》分為“見識與智慧”“品德與修養”“情趣與清福”三大部分,另附“讀史隨筆四篇”,總計260余篇,每篇800字計。篇什又以對聯為“文眼”,提綱挈領,畫龍點睛。在這每篇不到千字的短文中,作者以人物故事或詩文為由頭,以國學經典的錦言妙句為論據,采擷古人之只鱗片甲,淬煉一家之真知灼見,可謂角度新穎,言簡意賅,讓人在片刻的憩息里、在輕松的閱讀中明理增智、深受啟迪。 讀史要服務現實,但不能以功利主義的態度對待歷史;歷史需要不斷地挖掘和證明,而這種挖掘和證明不只是為某種實用提供借口和依據。只有采取嚴肅的態度潛心品味,才能客觀公正地探究事物發展的所以然,為現實提供科學的鏡鑒。多年來,作者堅持剛日讀經、柔日讀史,經年與眾多歷史人物謀面,從爬羅剔抉史料中探寶,從而發掘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。在作者的筆下,無論是青史留名的“大人物”,還是正史少見的“小人物”,都被他一一發掘,將他們的可愛可敬、可圈可點之處呈現于我們。 如數十位雖非大官、卻成大業的德才兼備的隱士、奇人、怪才——高僧佛圖澄、菩提流志、航海家楊良瑤,宦官張居翰,治荒奇才董,外交家陳誠,醫學家皇甫謐、孫思邈、黃元御,農學家賈思勰、王象晉,詩人魏野,修道家張伯端、白玉蟾,旅行家徐霞客……這些人皆不為求大官,只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事,卻在不覺間,成全自己登上了某一行當、某一領域的“金頂”。作者把他們從浩如煙海的故紙堆里挖掘出來,從容剴切剖析他們的內心世界、揭示他們的精神價值,讓歷史人物偉岸的身影光照后世。同時,書中也選擇一些反面人物加以剖析,揭示其人性的丑陋悲劇以警醒后人。在字里行間,忠奸明鑒、高下分野,經驗教訓、因果報應,都點評精當、恰到好處,給讀者“登高使人心曠,臨流使人意遠”的心理感受。 有人說,“文章為思想而寫”。其實,文章何嘗不是為美而寫?美,不僅是感性層面的風景、風物、風情,還有理性層面的事理、道理、哲理。后者不是漂浮在歷史長河中的浪花,而是潛于水底的卵石,需要我們從歷史的陳跡中去發掘,從圣哲先賢身上去尋覓,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中去提煉,更要通過自己心靈的天平去權衡、篩選、陶冶、提純,才能平中見奇、蚌中取珠,寫出情理交融、叩擊人心、具有視角沖擊力的佳作。 展讀《智慧古鏡》,我們能夠感受到,為使文章既有思辨哲理的穿透力、又有視角美感的沖擊力,作者的出發點、著力點、落腳點都相當考究、兼容恰當,力求達致史料、哲思與情感的交融。如文中引用南懷瑾大師的話說:人生享受清福比得到鴻福還難。鴻福即世人常說的功名富貴、聲色犬馬、妻賢子孝、兒孫繞膝等,清福即凡人不太重視的清靜安適、寧靜淡泊、無憂無慮、逍遙自在、怡然自得之類。人世間能懂清福、能享清福、能惜清福,多是智者高人,多是福德深厚者。作者從大師的這段話中悟出生命的本質、生活的真諦,進而生發人生至味是清歡,多得清歡人稱羨的感悟。類似這種事與理、情與理相互交織、相得益彰的表述,在書中隨處可見、可觸、可感,讓人過目不忘,引起共鳴并受益良多。 不挖千口井,不得一捧泉;不破萬卷書,不知萬事緣。能夠寫出被孫紹振教授稱之為“堪稱醒世奇言、喻世奇警”“追慕奇志奇情”的《智慧古鏡》,涉獵人物之眾、歷史故事之多,且從中揭示出供今人以借鑒的至理真寶,實屬不易。其間需要海量閱讀,需要通學積累,需要哲理思索,需要艱苦勞作……由此可以想象,作者為著此書所付出的心血,也可體悟到他成功后的喜悅。孜孜以求的苦讀苦思,在取悅自己的同時取悅于讀者,兩者相顧,苦情加倍;兩情相悅,苦盡甘來。 (向賢彪) |